“生物安全,事关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六盘水市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措施,升级我市野生动植物保护模式。
一是科技赋能巡察,提升保护效率。改变人巡为主模式,通过森林防火、自然保护地监控体系、森林语音提示系统等项目建设,配套遥感监测、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范围、生存状况实时监测和精准评估,实现高效技术巡察保护。目前,六盘水市16个自然保护地内重点区域技巡全覆盖,安装生态监测探头64个,接入六盘水林业云管理平台,建立视频前端1个,森林哨卫16个。
二是创新宣讲机制,激发社会参与。告别生硬灌输方式,创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宣讲“小唐老师”品牌。编制了《六盘水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凉都精灵》等课程,在保护区周边乡村、学校通过展板讲解、提问互动等方式科普黑叶猴、中华穿山甲、林麝等国家保护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保护级别等知识,群众参与热情高涨。目前,编制课程5份,开展讲解活动4次,群众自发咨询相关政策知识600余人次。
三是凝聚部门合力,打击违法犯罪。摒弃单打独斗思维,用好野生动植物保护违法犯罪打击整治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召集公安、市场监管、县级林业等成员单位定期召开全市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打击整治工作会议,开展专项行动,有效打击查办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行为。目前,召开会议6次,组织专项行动10次,检查涉及野生动物场所50处,查办案件54起,罚款和罚金12万元。